< 返回

陆平原的《平复帖》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5-07-23  点击量:4

初次认识到陆机是在中学课本上,至今记得老师特地提高音调,拿粉笔点着黑板,一字一顿的强调他是松江人,幼时在小昆山读书多年,人杰地灵,方才做得一手好文章,彼时骄傲之情溢于言表。可惜少不更事,并不懂得要如何读书,只是为了考试的缘故,草草的勾画了教材中的重点,记住了他曾做过平原内史,故而人称陆平原,还有部著作叫做《文赋》,据说写得华丽铺张,极尽六朝骈文之美,却是至今未读,只能靠个概念撑托。数年后,偶尔读到“仿佛谷水阳,婉弈昆山阴”,便不由得会想起中学时代历史老师那眉飞色舞的表情,不禁莞尔,多少才理解一些与他做同乡的骄傲。又过几年,陆平原之名深印脑海,却不是因为去了他读书的小昆山,而是因为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恭王府。
王府西路有一处院落,如今名曰“锡晋斋”,这名原是后来改的,收藏了陆平原的《平复帖》后方才改的。院里有段时间曾经展出过此贴,幸而得见,却不懂得书法,只觉得字体放任自由,潇洒得很,内容倒是模糊的很。终究是好奇这竟是个怎样的帖子,使得王府里那两层金丝楠木仙楼都要改了名字?禁不住就去翻了资料,才知道原来这《平复帖》是乃是“法帖之祖”,实为国宝!回头看内容,倒是平淡无奇,只是文豪问候友人病情的一封信札,行文晦涩,内容也含糊不清,其释文也至今没有定论,看来即便是文豪,写信时也是情真意切,不以文笔炫技。倒是那短短数十行行云流水的章草体,引领世人走向书法之美。再想来陆平原自己绝不会想到这么封平常的书信竟然流转千年,若是他自己挑选,恐怕能选出上百幅自觉强于《平复帖》的作品,说不定还要将那些选出的作品再加一番修饰,誊写,即便风流如魏晋名士,也定不会如此草率的将其作品流传。幸与不幸,《平复帖》竟这样传承了下来,还成为了稀世孤品,历代名人趋之若鹜。再略略查一番资料,可不得料,原来为了它而改名的不仅是有“锡晋斋”,尚有崇祯年间的 “眞晋斋”,成亲王永瑆的“詒晋斋”以及载治的“秘晋斋”,这些雅士王公无一不对此贴如获至宝,且非要得意的让世人皆知。
所幸,陆平原可不是一页《平复帖》,时过千年,文豪之气依然立于天地,后人寻他只故地,借他之名声,如今在小昆山上重新修葺了“二陆草堂”,供世人凭吊敬仰。然而细想一层,陆平原似乎又只是那一页《平复帖》,看似草率匆忙,却能历经沧海桑田而历久弥新,千回百转而初心不改,如今后人想的念的竟都是那斑驳迷离的《平复帖》和在小昆山上伴着溪水读书的陆平原。
 

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:021-37656895 联系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沈砖公路4721号

沪ICP备11027303号-1    公安备案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362号